體檢前不能喝水是否科學?

在國內,很多人在進行體檢時或住院治療時都會被要求空腹。這意味著在排隊等待或住院期間,許多人會忍饑挨餓。類似的情況也常見于住院病人,因為國內大部分醫院規定病人需要在早上進行抽血,而且抽血前要求病人禁食禁水。偶爾,一些病人可能會在抽血前不小心吃了飯或喝了水,結果可能會導致取消抽血。

喝水

在一般情況下,體檢前不喝水是為了獲得準確的檢測結果,特別是在某些特定檢查項目中。這是因為飲水可能會影響某些檢測指標的濃度或者稀釋樣本,從而導致結果的不準確性。

 

例如,在某些血液檢測項目中,飲水可以導致血液中的某些成分的濃度變化,如血糖、尿酸等。如果需要準確評估這些指標,醫生可能會建議在體檢前禁止飲水。

 

然而,對于一般的體檢項目,禁止飲水可能并非必要。事實上,保持身體充分水分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方面。

 

喝水不影響檢查結果,不喝水卻可能影響很多檢查結果,包括血常規、腎功能、血壓等。不讓喝水的規定不僅無助于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反而降低準確性。這是因為脫水狀態下血液濃縮,會讓血細胞計數相對增加,一些人甚至會因為脫水導致腎功能指標出現異常。

 

國內體檢前禁水可能是出于影響血容量(指全身有效循環血量)的擔心。實際上,一般的喝水主要是補充失水,不會導致血容量無限增加,到一定程度就增不上去了,喝得肚子撐也沒用。但身體脫水卻會導致血容量下降,血壓降低,這種情況下外周血管會代償性收縮以維持心腦等重要臟器的血供。如果調節不及時,可能會因為一過性大腦缺血而導致暈厥。

 

研究表明,身體脫水狀態會影響多項血液指標。首先受影響的是血細胞比容。這是指血液中紅細胞?(RBC)?的體積,是血常規中的一項。脫水是導致高血細胞比容的最常見原因,因為血液中的液體體積下降,導致單位體積血液中的紅細胞數上升。人體經過一晚的睡眠,通常在早晨處于一定程度的脫水狀態,這時做血常規容易出現這個指標高出正常值范圍。但這并不意味著是健康出了問題,只要喝足水,血細胞比容就會恢復正常。

 

如果一個人嚴重脫水,血紅蛋白也會相應升高。這是因為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都是基于全血容量計算的,液體成分少了必然導致其它成分的相應增加。

 

脫水對腎臟功能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體內水分的喪失會導致血液滲透壓升高并誘導加壓素釋放,從而導致尿液濃縮,從而影響檢測結果。血液檢查用來診斷腎臟疾病和評估腎功能的兩種最常見的指標是肌酐和血尿素氮(BUN)。這兩項指標過高表明腎臟功能有一定問題,因為這兩種物質都是身體代謝產生于血液中的廢物,最終需要從腎臟形成尿液排出體外。脫水會減少腎臟的血流量,并會升高血液中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

 

如果查血之前沒有充分喝水,還會給檢查帶來困難。身體處在脫水狀態下,醫護人員找到靜脈會更困難。很多查體還要求留取尿液標本,脫水狀態下,尿量減少,尿液也會濃縮。有些人為了查體留尿,擔心到時候尿不出來,特意早晨起來不上廁所,留到查體的時候再尿,這就得忍受憋尿和受渴的雙重煎熬。

 

一些常規的體檢項目,比如血常規、肝腎功能、傳染病指標(主要是艾滋病和肝炎病毒抗體)、甲狀腺功能指標等不受進食影響。會受到影響的主要是空腹血糖和血脂檢測,進食后血糖和血脂都會增高。檢測血糖的目的主要是篩查和隨訪糖尿病,而檢測血脂則是篩查和隨訪高脂血癥。

 

對住院患者來說,有些抽血檢查是有針對性的,并非用于檢測血糖和血脂水平。這些針對性的指標絕大多數不受飲食影響,因此無需禁食。對健康人的體檢,血糖和血脂等受飲食影響較大的指標通常是必檢項目,就目前的技術現狀而言,還是需要禁食。而且體檢項目通常還包含腹部超聲、消化內鏡等,也都需要空腹進行。禁止除了喝水之外的其它飲食,這點也體現在其它國家和地區的主流醫學機構的查體抽血前注意事項中。

 

從科學角度來說,限制體檢前飲水對體檢結果沒有實質性的好處。相反,保持適當的水分攝入對于準確的檢查結果和整體健康非常重要。喝水有助于確保身體充分水分,可以避免在抽血過程中出現潛在的并發癥,并提高樣本的質量。

 

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有責任根據科學知識調整實踐,并相應更新指南。刪除體檢或抽血檢查前不必要的飲水限制不僅可以提高檢查結果的準確性,還可以優先考慮患者的健康和舒適。

艾美捷科技優勢代理品牌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