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標儀,也被稱為酶聯免疫檢測儀,是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等基礎研究領域中常用的一種微孔板檢測器,用于測量經處理過的樣品(包括細胞、蛋白質、核酸、細胞上清中的炎癥因子等)的吸光值。根據功能的不同,酶標儀可以分為光吸收酶標儀(包括可見光酶標儀和紫外/可見光酶標儀)、熒光酶標儀、化學發光酶標儀以及多功能酶標儀。
今天我們以Perkinelmer multimode plate reader為例,將介紹多功能酶標儀的基本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項,該儀器集多種功能于一身。
?一、儀器介紹?
多功能酶標儀具有光吸收、熒光、化學發光 等檢測模式;另外還具備溫控、樣品震蕩等功能。實驗室測量載體一般為96孔板(酶標板),測試液的最終體積不超過300μL。
?二、操作步驟??
1、開機準備:打開儀器電源包括酶標儀和電腦主機并等待儀器自檢完成。
2、軟件操作
(1)打開與儀器配套的軟件,建立新的檢測程序或打開已有程序。
圖1酶標儀打開界面
(2)具體操作:包括設定具體程序和在已創建程序中修改參數。酶標儀程序設置依次包括:①Run protocols;?②Create Protocols;③Edit Protocols; ④Show Results。
?圖2 酶標儀程序設置
1)創建新程序:點擊【Create Protocols】,選擇所需要創建的的程序協議:①Absorbance(吸光值)②Luminescence(化學發光)③Fluorescence Intensity(熒光強度)。選定試驗協議→波長選定→酶標板選定→設置protocol參數。進行參數設置時,我們可以選定酶標板震蕩混勻樣品的時間、測量樣品的結果的時間,選定樣品波長掃描范圍以及樣品環境溫度等,其中波長掃描對樣品進行全光譜掃描,從而獲得樣品在不同波長下的吸光度變化,這對于研究樣品的光譜特性非常有用。
圖3選擇創建程序協議?
圖4 波長選定
實驗室常用protocol、協議和波長選定
Protocol | 測量波長/nm | 酶標板 |
BCA | 562 | 96 |
MTT | 490/492 | 96 |
CCK-8 | 450 | 96 |
ELISA | 450 | 96 |
酶活檢測 | 340 | / |
菌液生長曲線 | 600 | 96 |
生物素標記 | 414 | 96 |
熒光素酶活性 | / | 黑/白96 |
注意:常用測定波長檢測范圍在400~750nm或800nm之間
圖5 選定酶標板
圖6 protocol參數設置
2)修改已有程序:在酶標儀打開界面中選定一個protocol,然后雙擊【Edit Protocols】,進入程序設置界面依次包括Plate、Measurement、Calculations、Settings、Output。酶標板設置:點擊鼠標右鍵移動清除選定酶標孔,點擊鼠標左鍵移動鼠標選定需要的酶標孔。設置Measuremen可更改酶標板震蕩時間,測定波長等與創建新程序參數設置一致。而Calculations、Settings、Output等設置一般選擇儀器默認。
圖7 修改程序
圖8程序設置界面
圖9 參數設置
圖10 Calculations、Settings、Output設置界面
(3)樣品準備:準備好待檢測的樣品和標準品,按照實驗要求進行稀釋和加樣。
(4)上機檢測、結果顯示和保存:點擊【Run protocols】運行選定的程序,等待酶標儀顯示測定吸光度(OD值)結果,一般用手機拍照保存結果也可用結果顯示頁面的【Ouput】保存在電腦上。
(5)依次關閉酶標儀程序,關閉電腦主機以及酶標儀電源。
?三、注意事項??
(1)酶標儀適用于微量200μL,此外酶標儀還可控制測樣溫度,使樣品在恒溫情況下進行測定;
(2)確保微孔板類型與檢測模式相匹配;
(3)如果需要設定檢測溫度,應在放入微孔板前設置好,避免卡板;
(4)使用過程中避免頻繁改變溫度設置,以保持實驗條件的一致性;
(5)確保樣品加載正確,避免樣品產生氣泡和溢出,這可能影響檢測結果;
(6)確保微孔板清潔無污染,避免使用蓋子以防止干擾檢測結果;例如不要用做實驗用的臟手套觸摸孔板底部,導致測量不準確;
(7)打開孔板蓋子檢測樣品;
(8)使用透明微孔板進行可見光吸收檢測,紫外可透板用于紫外吸收檢測,白色不透明板適用于熒光檢測?;蚋鶕嶒炐再|要求,選擇的酶標板為透明或者黑白色;
(9)操作時環境溫度應在15℃-40℃之間,環境濕度在15%-85%之間;
(10)重要數據應及時備份,防止數據丟失;避免使用U盤等外部存儲設備,以防病毒感染或數據損壞。
(11)定期檢查儀器狀態,如光源是否正常、濾光片是否清潔等;儀器出現故障時,應及時聯系專業工程師進行維修,避免盲目自行設置。